首页

丝袜女王踩

时间:2025-05-25 20:08:23 作者:茂名荔枝的“甜蜜经济”:打好这三张“牌”是关键 浏览量:16015

  又到一年荔枝季,岭南大地处处飘散着香甜味道。

  广东茂名被称为“中国荔乡”,是世界最大的荔枝连片生产基地,种植荔枝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40多万亩,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球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

  2024年,茂名荔枝产量超50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20亿元。如今,荔枝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把一颗小小的荔枝做成“大产业”?归结起来,要打好三张“牌”。

01

“文化牌”

  “139万元,成交!”

  不久前,在广东茂名高州根子镇贡园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拍卖会,古荔枝树“千手观音”今年一年的荔枝果采摘权以139万元的成交价落槌。

  这棵古荔枝树的品种为“白糖罂”,树龄有600多年,因其枝干形似“千手观音”而得名,年产量约300斤。

  拍得“千手观音”一年采摘权的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商业投资,更是对家乡农业品牌的支持。据了解,本次拍卖所得款项在扣除成本后,将全额捐赠至高州市慈善会,专项用于乡村产业发展。

  类似拍卖并不是第一次举行。去年,高州贡园“仙女散花”荔枝古树一年采摘权以138万元成功拍出。

  在当地,流传着一句老话:“树越古老,打的荔枝越清甜”。有古树的荔枝园更是稀有。走进高州根子镇柏桥村,80亩的古荔园中,5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39棵,其中1300年以上的荔枝树9棵,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

  这些古树不仅是茂名作为“中国荔乡”的历史文化见证,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荔红时节,除了五湖四海的客商,还有众多游客走进荔乡,或品尝购买清甜荔枝,或观赏千姿百态的古荔群;或参与“荔枝定制”,体验陪伴一棵荔枝树的成长和收获……茂名荔枝的文化浓度正在不断加深。

  走进古荔园,随处可见“2025高州荔枝定制”微信小程序二维码。采购商和游客们扫码就可以看到荔枝定制的详细信息,指尖轻点,就能认养专属荔枝树。

  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助力果农增收,从2022年起,茂名探索开创了定制荔枝树、高端年份荔和供应链龙头企业定制等销售新模式。

  今年,茂名结合当下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推出“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定制市场不断拓展。截至5月16日,今年茂名市荔枝定制订单超7.8万单,总金额超1.3亿元。

  荔枝古树给村民们带来了收益,村民们亦守护着古树。

  何树志是一名古树守护人,“我从小就在这个种植园里玩,这里是我童年的游乐场,这些树是看着我长大的,现在轮到我保护它们了。”

  在巡园过程中,何树志介绍,主要看看哪棵树的生长出现异常,“我们守护古荔枝,是尊重其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不会进行过多干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处理。”

  “1000多年前的树能保存到现在,没有世世代代的守护者,是不可能实现的。”何树志说,守护古荔枝树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想跟所有来种植园参观的游客说,要文明观赏古荔枝树,拍照时不要靠得太近,把泥土都踩得板结了,这样对古荔枝树不好,荔枝的根系在泥土里是要呼吸的。”

  如今,茂名各地荔枝古树挂上了“身份证”,通过手机扫描,古树的品种、年份、管护单位、监护人等信息一目了然。

  近年来,茂名市陆续出台法规制度,为古荔枝树提供更全面和系统的保护。《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针对古荔枝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荔枝古树作为文化的具象载体,在广东荔枝产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02

“科技牌”

  如果说文化是荔枝产业的"软实力",科技则是不可或缺的"硬支撑"。

  “小问题找AI,大问题找专家。”如今在柏桥村,手机已成为新农具,荔枝产业迎来“智”变。

  去年,茂名高州推出首个荔枝AI“高智荔”,荔农能随时随地向“高智荔”询问关于荔枝的种植、保鲜、加工等问题,并得到相应解答。

  不久前,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正式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AI秒级诊断病虫害、动态优化生产决策,将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5%,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种质是荔枝的芯片。近年来,茂名改造低效果园超25万亩,优质好价品种率提高到80%,其中冰荔、仙进奉、岭丰糯等新优品种面积近3万亩,2025年已全部投产,产量预计2万多吨。

  走进位于茂名高州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科技赋能随处可见:玻璃温室大棚模拟不同气候条件助力研开发系列稳产技术;低温冷库中反季节培育的白糖罂、妃子笑荔枝初绽花蕊;与气象部门共建的荔枝气象服务平台精准护航生产……

  科技不仅助力荔枝“种得好”,还助力荔枝“走得远”。

  荔枝保鲜,一直是争分夺秒的速度之战。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如今荔枝“坐上”了无人机,提升速度。今年,茂名启用智慧无人机运输,创新打造荔枝运输“空中快道”,通过低空经济模式破解山地果园运输瓶颈。

  在茂名平山镇的仁耀垌村荔枝园内,果农忙着采摘、分拣、装箱,随后将新鲜荔枝搬运到不远处的无人机装载点。无人机从山头果园腾空而起,沿着预定航线精准飞行至山下的冷链中心。这样的运输无人机每次可运输170斤荔枝,一公里仅需5分钟。

  茂名市高州市平山镇荔枝种植户梁郁能说:“平山是高山地区,如果采摘荔枝,远的话要一个多小时,近的话也要20多分钟。现在无人机比较便捷,省掉运输时间,一天采摘5000斤是没问题的。”

  近年来,茂名大力推广荔枝保鲜全链集成技术,部分荔枝品种保鲜时间从6天延长至1个月。茂名还利用冻眠技术,用液氮把荔枝快速冷冻到零下38℃,在不破坏荔枝的分子结构的前提下,为荔枝锁鲜。

  科技拓宽了荔枝销售半径。通过保鲜和冷链物流技术应用,茂名荔枝通常24小时即可抵达珠三角和长三角,约2天到达东北地区。

  在保鲜技术的加持下,茂名荔枝“漂洋过海”,今年新增出口国家和地区5个,荔枝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2个,预计全市荔枝出口量增长110%。

  从育种、种植到保鲜,科技赋能,茂名荔枝产业从“看天吃饭”迈入“科技兴农”新阶段。

03

“融合牌”

  茂名打破传统农业边界,推动荔枝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茂名荔枝种植园里,空气里浮动着蜜糖般的甜香。而距离果园330公里外的广州便利店里,荔枝气泡水、荔枝干、荔枝雪糕……正成为人们舌尖上的消暑新宠。这背后,是茂名荔枝产业链条的延伸。

  走进茂名一处产业园区,工厂生产线上荔枝产品正在灌装、打包,其中海盐荔枝果汁饮料、桃桃荔枝果汁气泡水等产品已进入各大商超和线上平台。

  如今荔枝从枝头走进人们的餐桌,从荔汁排骨到荔枝银耳羹、荔枝千层冻,荔味满满。

  茂名积极探索荔枝深加工产业链,将荔枝转化为荔枝干、荔枝酒、荔枝气泡水、荔枝醋、荔枝雪糕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荔枝产业链的同时带动荔民增收。当地一位果农说:“以前农闲只能歇着,现在可以卖一些荔枝干、荔枝蜂蜜、荔枝酒,让我们农民也可以持续有收入。”

  目前,茂名已形成完整的荔枝加工产业集群,集聚加工企业500余家,年加工鲜果能力突破5万吨,培育精深加工产品30余个,构建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物流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融合牌”不仅体现在产品创新、产业链延伸,还体现在不断丰富的消费场景。

  茂名在文旅融合上大胆探索,打造以荔枝为主题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古荔园中的汉服茶会、研学游;荔枝林间的星空露营、美食节;以荔枝为灵感的艺术展览,还有荔枝主题民宿……“荔枝+”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文旅新活力。

  5月初,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男子定向接力赛项目决赛在广东省茂名市举行,吸引了众多参赛选手和游客。

  赛场外设置了特色农产品展销区。一位运动员表示,已经购买了不少荔枝特产快递回家,“既能体验赛事激情,又能感受中国荔乡的魅力,回去后一定会向朋友推荐茂名。”

  近几年,茂名持续打造体育IP,先后举办了马拉松、“村BA”等各类赛事,并将于2026年承办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影响力,更带动了荔枝消费热潮。

  “体育+农业+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让荔枝丰收季与赛事流量共振,形成“以赛促旅、以旅带产”的良性循环,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广东茂名持续做好“荔枝+”这篇文章,打好“文化牌”“科技牌”“融合牌”,让荔枝这颗甜蜜果成为“致富果”,让“中国荔乡”的金招牌更加闪亮。

  总监制/肖振生 闫帅南

  监制/李浙 主编/王兴栋

  撰稿/战星岑 记者/郑澍

  部分内容综合自茂名日报、高州市融媒体中心、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农民日报等。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加州“山脉大火”迅速蔓延 数千栋建筑受到火灾威胁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以视像形式致辞,他表示,“孝道之星”选举活动在香港受到广泛关注,是对孝道的重要宣扬,激发社会对孝道的重视。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农交会是中国农业农村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今年农交会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同期举办。展会为期4天,同期还举办2024全国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大湾区推介周暨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成立、农业品牌成果发布与推介、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软件系统发布等重要活动及30多场品牌推介活动。(完)

莫河骆驼场:驼铃声中的探路者

近年来,铁路部门加强连云港中欧班列开行组织,班列开行数量快速增长,开行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连云港中欧班列已经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4个铁路出境口岸,实现对中欧、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开行至中亚五国以及中吉乌、中蒙、中俄、中欧、中土(跨里海)共6条班列线路。

广西南宁蒲庙镇上演花婆节民俗庆典

国家医保局还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地方做好医疗保障各项工作,巩固住院待遇水平,加强门诊共济保障,逐步提升门诊保障水平,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更好保障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在内的各类参保人群医保权益。

台商在江西:老牌钢企向“新”向“绿” 与大陆发展同频共振

“每天真的很辛苦,但他自己特别感兴趣,尽管前一天‘玩’得非常很累,但第二天起床锣鼓一响,戴登哲自己就起床了。”据戴登哲的妈妈介绍,“龙灯一辈辈地玩,一辈辈地传承。他爷爷以前‘玩’龙尾,现在‘玩’龙尾是戴登哲的爸爸。”

相关资讯
沪指周五跌逾3% 互联网电商板块逆势上涨

审查过程。林州市检察院受理案件后,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查明案件基本情况。通过询问尹某凤等4人,核实欠薪数额;了解到科技公司住所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目前公司负责人、工作人员电话均无人接听;经向工程发包方教育公司了解,发包方已根据工程进度向科技公司支付工程款,科技公司曾出具《农民工工资发放保证书》,承诺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二是协助当事人收集证据。尹某凤等4人未签订劳务合同,亦无劳务报酬欠条,仅有项目经理樊某出具的对账单。尹某凤等4人反映,科技公司曾向其出具委托代付函,能够进一步印证欠薪事实。但委托代付函已交由某职业技术学院。检察机关遂协助当事人收集委托代付函,进一步补强欠薪证据。三是做好法律释明工作。检察机关向当事人释明本案请求权基础、如何提出诉讼请求等事项,但尹某凤等4人坚持将教育公司、樊某也列为被告,检察机关充分尊重当事人独立行使诉权。四是考虑到尹某凤等4人诉讼能力弱、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林州市检察院依托协作机制,对接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律师,并协助尹某凤等4人向法院申请缓缴案件受理费,打通诉讼绿色通道。

热门资讯